10月23日下午,淘寶網賣家、相框老板張浩作了一個決定,退出今年“雙十一”大戰,他認為去年“井噴式”的網銷導致的快遞業的爆倉,給消費者帶來很差的消費體驗,今年“11·11”不一定會再次銷售火爆,而奇高的庫存或將壓死一批電商。
2011年11月11日,這個由阿里巴巴發起的 “光棍節”網銷打折活動,最后引發網絡狂購,淘寶、天貓當天單日銷售額達到52億人民幣。這個驚天的銷售數據,正吸引著數以萬計的網絡賣家渴望在今年復制輝煌。
早在幾個月之前,眾多淘寶天貓賣家就開始籌備采購,增加庫存,網店紛紛進入“融資大軍”中。截至10月中旬,淘寶網、天貓賣家向阿里金融發起融資動作的數量增加了40%。
“今年雙十一明顯沒有去年熱,只有網商在單方面炒作。”浙江余杭電子商務協會特聘顧問兼典商共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郭林砷向本報記者表示,今年“雙十一”不一定能達到去年的銷售業績。
盡管如此,占據快遞60%市場份額的網購快遞,卻受到部分快遞公司前所未有的重視。宅急送降價五成迎接這一網銷盛宴,而價格一直“高高在上”的國企大佬EMS也開始調價,欲從網購市場分一杯羹……
“雙十一”降溫?
今年是“11·11”光棍節第四個年頭。這一網絡銷售盛宴的締造者,迄今為止似乎也是最大的贏家。
10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天貓公關部負責人顏喬向記者提供的連續三年“11·11”當天銷售數據顯示:2009年,淘寶銷售額1億;2010年,淘寶以及淘寶商城銷售額9.36億;2011年,淘寶以及天貓銷售業績52億,其中天貓33.6億、2000多萬單。
顏喬介紹,2010年“雙十一”那天的大雪,以及相比2009年出現的9倍業務量的井噴,很多快遞公司業務出現“爆倉”,快件幾周才最后運完,部分快遞壓了幾個月,這是快遞運輸最差的一年。
“2011年快遞運輸比2010年好多了。”顏喬表示,雖然與2010年相比,當日的銷售業績翻了5倍,但是因為快遞公司有備而來,雖有“爆倉”但整體消費體驗不錯。
但是,張浩顯然有不同的看法。2007年,張浩白手起家,開始在淘寶上賣相框,從一年銷售業績幾萬元,迅速增長到2011年的4000萬。張浩向記者表示,他雖然是依靠淘寶發家致富,但是卻不完全贊同淘寶發起的這種瘋狂的網購活動。
“銷售量雖然大,但是給消費者的體驗太差。”張浩表示,2011年部分快遞爆倉,貨品幾周之后才到消費者,這挫傷了消費者的網購體驗。
在郭林砷看來,今年的“雙十一”僅網商單方“熱”。2011年淘寶為了培養消費者對網購的消費體驗,提前兩三個月之前就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做廣告,廣告費用預計超過1億元,而今年幾乎沒有做任何廣告。
“說到底,‘雙十一’是個怪胎。”郭林砷表示,所有消費者瘋狂地購買所謂打折的商品,這不是健康的消費模式,而政府主管部門其實也并不贊同這一商業模式。而在今年火爆的“8·15”電商大戰中,逐漸向消費者暴露了電商降價的本質,即首先調整在線商品的價格,再打折實現所謂的“促銷”,實際上價格并沒有變化,這樣的促銷對于消費者是一種欺騙。而逐漸理性的消費者不一定買賬。
“如果今年‘雙十一’淡下來,或將死掉一批庫存過多的網商。”郭林砷說。
但顏喬認為今年的銷售業績不會比去年少,但不能預測今年淘寶、天貓當天的銷售額。
宅急送、EMS降價入局
對于快遞公司而言,即將到來的“雙十一”是壓力更是巨大的商機。在這樣的背景下,宅急送、EMS一反常態開始主動降價,欲獵食“四通一達”網購市場份額。
據中國快運協會撰寫的《2011~2012中國快運發展報告》,2012年中國快遞企業業務量將達到48億件,收入有望首次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其中網購快遞每年以80%的速度增長。
而中國快遞物流咨詢網統計顯示,2012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收入489億元,快件量26.5億件,其中,網購快件量占到總快件量的60%左右,網購快遞收入占到快遞業務總收入38%。
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向記者表示,在過去五年中,“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五家公司把握了網購時代的發展機遇,主要承接淘寶網購快遞業務,迅速做大做強;其中,申通快件量400萬件/日,圓通快件量300萬件/日,中通200萬件/日,韻達200萬件/日,匯通60萬件/日。
而圓通一位高管向記者介紹,目前網購快遞業務所占其業務總量比例各不相同:圓通占60%~70%,申通占70%~
80%,順豐占10%。而上述圓通高管坦言:“‘四通一達’的成長,與近幾年來網購發展息息相關。”
而直營模式的宅急送,在過去五年里錯失了網絡快遞帶來的盛宴。宅急送的業務主要聚焦B2B的物流配送,其快遞業務所占比例較小。
據報道稱,近日宅急送北京方面宣布,降價5成左右。而宅急送北京區、福州區等已經開始降價,將全面與“四通一達”爭奪網購市場,并承諾將低于“四通一達”快遞價格。
“我們今年確實首次參與‘雙十一’網購快遞競爭。”宅急送副總裁陸國榮對本報記者表示,宅急送降價五成的說法不太準確。過去幾年,宅急送在網購快遞方面做得不夠好,現在再也不能失去這個機會了。各區域針對“雙十一”采取的打折策略不一樣,但是這反映了宅急送爭奪網購快遞的決心與實力。
而今年五月過會的EMS員工也向記者透露,EMS將更加地貼近市場,采取多種手段參與市場競爭,完成IPO之后,將出臺一系列措施。
實際上,在廣東、福建等區域,EMS開始悄然調價,起重500g及以內原本一直在20元的,從9月底開始首重變12元。
“今年,EMS、宅急送首度大規模參與淘寶、天貓的‘雙十一’的網購快遞協作。”顏喬向本報記者證實。
“爆倉”噩夢循環?
面對EMS、宅急送的降價策略,順豐則顯得較為淡定。
順豐以及“四通一達”多位管理人士回復本報記者的說法幾乎一致,即不會在“雙十一”期間調整快遞價格。
順豐內部管理人士向本報記者直言,今年上半年4月至7月都是網購淡季,而整個下半年中秋、國慶、圣誕節、春節以及“雙十一”,網購都出現大幅提升,順豐會相應搞好硬件如場地建設,也會增加人員配置;在“雙十一”期間會與淘寶天貓物流部門積極溝通配合,根據網購情況調配人力物力,“公司暫時沒有快遞打折促銷信息”。
“‘雙十一’是一個怪胎,這是很不理性的消費,要求快遞不爆倉太難了。”而國內快遞一位高管則向本報直言,這好比“春運”,只有在“雙十一”當日,銷售量會倍增,如果快遞公司按照“雙十一”配備相應硬件軟件人力車輛等,那么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為什么不分流呢?為什么不倡導健康的網購呢?”
而圓通一位高管向本報記者介紹,2011年,其華北轉運中心日均轉運量為30萬件,而“雙十一”當日轉運量增加了50%,達到45萬件;2012年,華北轉運中心平常轉運量為35萬件/日,高峰已經達到了45萬件/日。
“公司按照快遞增量60%來籌備今年‘雙十一’。”上述圓通高管稱,比如硬件場地擴建60%,人員車輛增加60%。
在他看來,今年或者再次出現快遞“爆倉”現象,圓通方面會在終端承接快遞單子方面控制“爆倉”風險,公司會有限承接老客戶的單子,次之考慮新客戶;如果快遞暴增,公司方面將與淘寶天貓協商,在消費者下單之后,推遲接單時間,將接單時間延續至一周,分攤爆倉壓力,“相信淘寶消費者應該會理解快遞公司”。
“‘四通一達’不一定能控制加盟商的沖動。”徐勇直言,實際上幾年以來,在成本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四通一達”一直沒有漲價,也沒有降價。但“四通一達”采取“總部運營加盟商,加盟商運營客戶”模式,這導致加盟商單純追求數量,在“雙十一”期間承接大量的單子,從而導致爆倉,而這時加盟商再利用之后的一周乃至一個月慢慢配送運輸。
“如果今年‘雙十一’繼續如去年瘋狂購物,爆倉還會惡性循環。”徐勇表示,“雙十一”這種不健康的網購模式,注定了帶給快遞公司巨大的壓力;按照當日快遞量配備軟硬件設施,對快遞公司而言確實是一種資源配置浪費。
徐勇表示,在歐美國家圣誕節,也會出現網購井噴的現象,但是不是中國“光棍節”一天,而是將網購時間拉長。為了保證質量,聯邦快遞等公司會臨時招聘退休員工,應對增加的業務量。
而顏喬則表示,今年淘寶、天貓與九大快遞公司合作,將利用淘寶物流平臺,與快遞公司、網商實現信息共享,從而實現快遞分流,解決“爆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