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郵速遞首次公開募股通過國家發審委審核
發布于:2012-10-26 來源:未知 點擊次數:
背靠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享有遍布全國4.5萬個網點布局,手持穩定的協議客戶訂單,正式成立不足兩年即特批過會――和國內“近身肉搏”的民營快遞相比,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郵速遞”)無疑是“幸運兒”。
昨日,有消息稱,中郵速遞首次公開募股(IPO)通過了國家發審委的審核。中郵速遞工作人員透露,“公司將于明年正式上市。”
多地降價“備戰”
種種跡象表明,通過IPO審核的中郵速遞正在為明年的路演和最終的上市沖刺做積極的準備,比如,吸引市場眼球的降價舉措。
近期,有消息稱,價格多年來“高高在上”的EMS(起重500克及以內一直在20元),從9月底開始,就在廣東和福建等地悄然降價,價格下調至12元。另外,EMS還將“自降身價”,參加電商們發起的“光棍節”促銷活動。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郵速遞的策略并不奇怪。自6月以來,包括京東、蘇寧易購、天貓、亞馬遜等電商企業先后掀起價格大戰,電商之間的激烈競爭導致下游快遞業務收入大幅上漲。國家郵政局2012年上半年郵政行業統計數據顯示,快遞業務量完成額超越2010年全年業務完成水平,累計同比增幅達51%,其中,5、6月當月的快遞業務量超越2011年旺季的水準,逼近5億大關。
“面對如此豐厚的利潤,一直奉行價格‘高端戰略’的中郵速遞如不降價,只會失去由電商們造就的蓬勃市場。”分析人士認為。
“中郵速遞選擇上市是必然選擇。”正略鈞策管理咨詢顧問張大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商的發展促進快遞業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成為其主要客戶,由此造成的激烈競爭的快遞市場環境,也促使中郵速遞產生上市的想法,并通過上市之舉,在市場中制造品牌效應,進而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和利潤。
解內外困局
易觀國際電商分析師陳壽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國內的快遞市場競爭達到飽和點。實際上,中郵速遞選擇上市也是企業適應市場環境的一個轉折點。”
分析稱,中郵集團承擔著郵政普遍服務義務,這塊業務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而把資產相對優良的郵政速遞和物流重組為股份制公司,并進行市場化運作推動上市,可以加快企業的發展。
“中郵速遞上市后,企業可得到有效的監督,月報、年報公開等也讓股東更好地了解企業發展進程。”張大志告訴記者,不過凡事有兩面性,公開性透明的數據信息在企業發展遭遇虧損時,可能就會對企業造成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有觀點稱,如果中郵速遞改變傳統運營方式、降低收費價格、轉變服務態度、提升運營效率,將會對民營快遞公司甚至整個快遞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但中郵速遞自身存在諸多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因此對民營企業的沖擊不會太大。
“郵政的最大特點是,任何一個地區都有服務站點,其他民營快遞則有一些地域限制。”張大志認為,如中郵速遞上市后做得很好,將會成為其他民營快遞企業的標桿,帶動整個快遞行業的發展。而整個行業競爭激烈后的優勝劣汰,對于民營快遞的整合發展同樣有利。
陳壽送對此表示贊成。他強調,中郵速遞上市將給進入門檻較低、行業競爭激烈且對資金渴望程度很高的民營快遞公司帶來一定的期望。
上海物流公司網站
www.hoobg.com 上海物流公司電話 021-61555105 陳先生